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3.3.27

最近友人邀請我加入了一個讀書會,要我們各自整理自己所念的書籍。想了想,覺得滿有趣的,這一方面可以督促自己雖然已然離開學生身份,但是仍得多讀點書,一方面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與大家分享、交流,聽起來也是好事一樁。

 

一、孩子在「遊戲」中演出他們的生活世界

  從正式學習遊戲治療,並且將之實際運用於實務工作上,算一算也七年了,我仍然對於「遊戲治療」相當喜愛,或許我自己心裡也還是個孩子吧,覺得與孩子們用玩具媒材進行溝通是件相當有趣的事情。在這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的一個習慣,縱使現在與我會談的對象是國中、高中、大學生,甚至是成人,我也喜歡與他們在遊戲治療室中進行會談。對我來說,雖然成人已是成人,但成人不會在一年365天內隨時保持成人的狀態,他們還是會偶爾出現童稚的一面。對我來說,如果能夠在會談的過程中看見大孩子,或是成人們出現童心的一面,這對我來說都是如獲至寶,因為當這些孩子或是成人們願意與我「玩遊戲」時,這代表他們的心放鬆了,他們在這段關係裡鬆開了,他們開始可以讓所有的想法來來去去,任其馳騁,這對於曾經遭受創傷的人來說,更是重要。書中提到:「(遭受創傷的兒童)若沒有任何協助介入的話,他就會永遠停留在那種狀態。無論是心理或自我發展,都會跟這些創傷經驗脫離不了關係,而且得不到任何安全、安慰或受保護等感覺。這會讓兒童再往後每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都會有問題。5)我曾經遇過一些「小孩子」到了遊戲室中,雖然眼前映入琳瑯滿目的玩具,但是他們不看一眼,馬上席地而坐,與我開始討論起他們為何而來,甚至正經八百地與我分享他們的困擾,有些孩子甚至認為只有自己來還不夠,因為他覺得弟弟妹妹也需要接受心理諮商。也曾有國高中生進入遊戲室後,完全不看我一眼,開始沉浸在玩具堆裡,然後忘了我的存在。雖然孩子在長大後仍然保有玩遊戲的能力是件好事,但是這樣的孩子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較之下,未免也「太不同了」。在這些經驗中,我常常感到衝突,我不知道這個孩子的軀殼中裝的到底是幾歲的靈魂,而他們的童年究竟是如何被剝奪、被阻礙了。所以,遊戲治療之所以實用,一方面可用來幫助孩子們再次彌補童年經驗中所被剝奪的經驗,另一個部份,遊戲治療也是用來評估孩子的內在狀態的工具,讓我們了解他現在的心理狀態究竟如何。這也正如書中所提到的:「若兒童被允許去主導自己的治療,他們會營造出一個環境讓治療者知道,住在他的世界裡並身為他的感覺是什麼。」(頁5在遊戲治療的第一單元中,兒童會對治療師表現出,『這就是生活對待我的方式,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態。」在這一刻,最重要的是,無論兒童表現出的是什麼(如憤怒、恐懼、謹慎等等),治療師都要接受,因為兒童所表現的,就是他們用來保護自己、讓自己在自己的世界中保有安全感的一種方式。」(6)例如:曾經遇到一個孩子,一進入遊戲室後就擺明了「我不想理你」的態度,接著便跑進帳蓬躲了起來,在整個過程中,我覺得這個孩子將他與我的關係切斷,而我只能在帳棚外回映、等待與陪伴。而這個孩子正是被嚴重疏忽的孩子,媽媽因身染重病而整日將自己鎖在房內,孩子只能等在門外,等待著媽媽何時能夠出來看自己一眼。在這個孩子的世界中,他對「與人互動」這件事情並不熟悉,在與媽媽的關係中,他所能做的只有「等待」,他覺得孤單與憤怒。這個孩子用了這種方式讓我實際體會到他在家中的感受。也有孩子會在遊戲過程中會拿著弓箭與槍有意無意地想要射我,我在這個過程中的感受是很不舒服的,因為我不確定什麼時候會被突如其來的子彈所攻擊,我很不安,心中不斷想著「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而這個孩子是個被嚴重家暴,在與家人的互動中,他必須戰戰兢兢地生活著,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的拳頭就飛過來了。他也用了這種方式讓我實際經歷了他的生活。

二、五個治療階段

  在這個章節中,作者提出了孩子進入遊戲治療後,可能經歷的五個治療階段,分別為探索期、測試保護期、依賴期、治療成長期與結案階段。我覺得在這整個歷程中,治療師需要謹記的是:「由於只有兒童知道他自己的經驗,以及知道如何尋求自身安全舒適感的方向和方法,因此,如果治療師認為他知道兒童經驗過什麼,或決定該對兒童做什麼,以便讓她覺得好一點或因此行為會有所改善,這都是治療師自己的假設而已。……。但事實上,他只是在誤用權力。」(頁15)簡單的說,在會談初期,我認為治療師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安全、接納的情境,並且試圖了解這個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旦孩子願意相信你、接納你,治療階段才有可能向前邁進。此外,我覺得這個圖表也可提供助人工作者對自身做一檢視,因為對於每個個案來說,在治療的每個階段上,治療者所做的事情都會有所不同。舉例來說,若有一個孩子想要拿剪刀破壞玩具時,在治療的前期(探索期),我可能僅是反映(reflect)孩子的行為並設限:「你想要剪車子,不過車子不是拿來剪的,如果你想剪的話,你可以剪圖畫紙。」若這個行為發生在測試保護期,我會再稍微加深回映的深度:「你想這樣試試看,想看看我的反應會是什麼,也想看看我會不會對你生氣。」藉由這樣的回映方式讓他覺察到他在測試他與我的關係,以及他想要了解我是否會如同外面的大人一樣,對他指責或懲罰。若是治療階段到了依賴期或是治療成長期,我則會將孩子的行為與他的核心議題試圖做連結,再次加深他對內在經驗的覺察:「我發現你每次對我生氣的時候,都會想要把車子剪壞,想用故意用這種方法來氣我(視情況會再加上設限的語句)。」有時,心理治療就像是烘焙的過程,我們需要視情況而緩慢地貼近孩子,在每個回映前,都要思索著這樣的回映內容是否恰當,以及孩子們是否已經準備好去接受這樣的討論。簡單地說,我覺得遊戲治療的歷程仍是由孩子為主體,帶領我們向前進的。若是忽略了這個部分,則遊戲治療則可能變成遊戲治療師施展「專業暴力」的場域,對孩子盡情展現自身的「高強功力」,但是卻忽略了孩子們是否能夠接受我們提供的矯正性經驗,並且將它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這個部分,我想在本書的本章節中已經被多次強調了,如同作者所說:「若治療師不讓兒童引導前進的路,他也無法幫助兒童面對自己的痛苦。……。治療師甚至可能無法徹底了解,兒童內心世界在發生什麼事。雖然這對治療師而言是很不舒服的感覺,但對於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治療而言,這並非需要。因為兒童本來就有面對造成他們痛苦的事件,並找出解決方法的自然傾向。」(頁7

 

三、其他省思

  本書在第14頁中提到:「若兒童無法重新回到製造痛苦的事件,那麼很明顯的,治療師就必須做以下決定:……。(二)此兒童是否把自己的創傷經驗外化,並成為其他兒童的加害者?如果是的話,他的精力應該可以透過幻想遊戲來釋放,而不是透過加害別的兒童。若他能在遊戲治療中開始表達,那麼加害其他兒童的行為就會減少。

  關於這點,我不是很了解作者所謂的「幻想遊戲」指的是什麼,不過我覺得作者描述的現象在臨床經驗中是很常見的,例如受到虐待或家暴的孩子時常成為加害者,加害於其友伴,甚至在治療過程中,孩子們也時常演出虐待者的樣子,試圖對治療者加以施暴。一旦這個現象出現時,治療者反而可以利用自己被孩子對待時所產生的感受作為一種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管道,甚至在必要時也可將自己的感受回饋給孩子們,協助他們覺察到自己的人格結構中的「施虐者」與「受害者」的原型。且,當我們將自身受到孩子迫害時的感受回映給孩子時,這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孩子可以整合自己的內在兩極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