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僅此提供助人工作者以及神聖的父母親們 一點小小的反思空間
當迫害的恐懼太強烈時,逃遁到理想化客體的動作變得過度,會嚴重阻礙自我的發展,並且干擾客體關係,結果是自我可能被感覺到完全順從,而且依賴這個內在客體(自我只是個空殼子)。個體的內在世界若是帶著一個未加以類化的理想化客體,於是產生了一種感覺:這個自我沒有自己的生命與價值(Klein,1946)
-------------------------------
反過來說
如果一個人的內在太過貧乏
他可能因此不斷尋覓一個外在的理想化人物
藉著和這個理想化人物親近
他覺得自己被滋養了、填補了
也覺得自己在這種滋養與填補中,慢慢地成長與茁壯
如果這個被理想化的人物本身的心智是成熟的、健康的
他會在這個貧乏的人靠近自己時
依舊維持一個適當的距離與界限
甚至有一天,他並不畏懼地破除這個理想化的「假象」
甚至允諾這個貧乏的人可以發展出自己的自由意志
若此,原先這個貧乏的人在不斷接受滋養的過程中
確實開始慢慢地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加完整
但,若這個被理想化的人物本身的心智發展並未成熟到一個程度
他可能也享受著這種被理想化的態度與氛圍
甚至刻意呈現自己理想化的一面
終究,這個原本貧乏的人還是無法發展出自己
他仍舊必須不斷依賴這個理想化人物而無法與之分離
縱使,每當與這個理想化人物相處時
藉由他的滋養可以獲得滿足
但是一旦分離後
這個貧乏的人 還是不斷地回到空乏的狀態
他無法進行自我填補.......
(我是溫尼,不是胖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