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了客體關係幾年

覺得自己懂的東西還是相當地表淺

實在太汗顏了.....

所以前陣子告訴自己

要用這一兩年的時候

好好地再熟讀幾本原典

而這陣子 就從Kohut的自體心理學開始

不過....好難啊.....

為什麼這些古人 都有語言障礙呢? (強烈的外在歸因?!)

我看這種東西 應該只有 林憶嫺 覺得讀起來相當上手吧

畢竟他也有語言障礙

 

-------------------------------------------------------------------------------------------------------------

 

我覺得Kohut的概念 除了用來描述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之外

其實也很適合用來描繪親職化的孩子

因為這些(嚴重的)親職化的孩子 就某個層面來說

都是童年的需求與願望 被主要照顧者創傷性的拒絕的

 

Kohut(1971,p.196)提到:階段恰當的希望父母接納之願望和需要,其創傷式的挫折會立即導致此願望和需要之猛烈強化,正如其他特定階段的需要和願望挫折的狀況一樣。強化的願望,合併持續或甚至更強的外在挫折(或處罰的威脅),形成一種嚴重的精神失調,導致願望或需要被排除於更進一步真實和協調的參與精神活動之外。一道防衛的牆隨之建立,保護精神抵擋嬰兒化願望的重新活化-在現在這個特定種類的自戀人格困擾發生的例子當中:抵擋希望父母贊同之願望的重新活化,因為害怕再次新的創傷式拒絕。

 

這些親職化的孩子從小要成為父母的父母

因此

他們的童年被剝奪了

但是那種想要純粹的當一個孩子的心願並不會就此消失

而是被壓抑到更深層的潛意識當中

這個現象導致他們在人格整合上的困難

他們始終有個想要依賴他人的需要

但是卻又擔心依賴他人後,會造成對方的負擔與傷害

若在治療過程中

這就成了一種阻抗或是負向治療反應的形式

他們在與治療者慢慢建立關係的同時

他們也會想要從治療中退卻

因為這樣的親密與依賴 是他們從來就不熟悉的

 

 

這個部份Kohut(1971,p.198)在上面的段落中接續談到:.....導致在人格中的分裂可以是

(一)垂直的:

  即一種分裂,隔離精神的一整段部份與戴著核心自體的一邊,交替地顯現於下列兩者之間:(1)誇大的否認需求贊同的挫折,和(2)空虛感和低自尊的明顯感覺狀態

(二)水平的:

  即一種潛抑的障蔽,藉著各案情續的冷漠和支持,與他可能想要自戀支持的客體保持距離來表現

 

這些動力過程或許也可用來解釋為什麼親職化的孩子在「依賴困難」的背後

會有如此分裂的現象

在分裂機制當中

他們會形成:全好的自體(wonderful me)與不夠好的環境(devalued environment)(Wells & Jones, 1998、1999)

如此一來

他們就可以避免自己依賴他人

但也因此 他們受苦於自己的分裂中

他們童年的願望始終沒有辦法被滿足

 

因此

當這些孩子進入輔導、諮商或是心理治療的會談後

助人者若想要協助他們重新發展與建構一個新的人格結構

或許協助他們重新啟動那些塵封已久的、被壓抑的童年需求是一大重點

只是在這過程中 孩子的抗拒也就會是必然的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