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3.3.14

 

◎前言

  家族治療者Satir所提出的「溝通型態」理論可以運用的層面相當廣泛,除了應用在諮商和心理治療之外,也可用來增進孩子的心理健康與個人成長。在前一篇文章《辨識溝通型態(一):如何增進與親師的合作》中,我從學校輔導工作的角度中分享我如何與家長、老師建立關係,以取得下一步的合作。這篇文章則是著重在孩子本身的成長(當然,這也適用於成人)。也就是說,在面對孩子時,我們所要做的不僅只是取得他們的信任並建立關係,我們更要知道如何辨識他們的溝通型態,從中了解他們的人格特質以及行為動機,進而協助他們的身心成長。這邊的四種溝通型態依舊是我借用並修改Satir的理論後,以自己的經驗為主所撰寫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協助他們學習有助於自己正向人際關係發展的溝通方式之前,先不要急著糾正或改進他們,因為這些溝通方式可能是他們在過往生活狀態下所發展出對自己有利的生活方式。若真的要達到協助的目的,藉由表達自己對他們的了解、關心與接納或許會更有幫助。

 

◎四種溝通型態

  相對於較能適應狀況良好的孩子來說,需要協助的孩子身上常有的四種溝通方式,分別是討好型、指責型、理性型與打岔型。這幾種溝通方式通常是在面對威脅或壓力情境下,為了要保護自尊或維與他人的關係所採取的方法

(一)   討好型

  討好型的孩子身上有一個常見的特徵:「容易以他人的需求為需求」,也就是他們盡可能讓自己滿足他人的期待和欲望,但卻容易忽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類的孩子在自我認同的發展上容易出現問題,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們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遇到問題時也難有自己的想法和解決之道。他們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討好別人好讓他人喜歡自己,而不是自己過的好不好、過得開不開心。若想了解他們為什麼發展出這個行為時,或許我們可以先問問自己「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若這個孩子不討好別人的話,他會擔心會失去什麼?」在我的經驗中,這類孩子通常是害怕失去重要他人對自己的關愛與注意。換句話說,這類的孩子覺得自己受到的關愛不夠,或是在必須與手足、同儕的競爭之下,必須發展出討好的行為來獲取大人對自己的注意。

  若要幫助他們,則必須要從他們的非理性想法著手:「只有在別人接受我、喜歡我的時候,我的存在才是有價值的。」不過我們知道:人並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取悅他人,或是被他人接受的。儘管在這狀況下,我們仍不會否認自己存在的價值。這個部份就是我們要協助他們的地方,幫助他們打破「討好」與「存在價值」之間的連結,同時也鼓勵並接受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二)   指責型

  指責型的孩子通常來自一個指責型的家庭,也就是說,這些孩子的父母親習慣以指責或斥罵的態度去教養孩子,這可能會讓他們發展出較低的自尊與自信。久而久之,他們複製與學習了父母親本身的行為與態度,在面對壓力或挫折的情境下,他們認為只要先去指責他人,自己就可以避免為自己的失誤負起責任,或是面對自己不夠好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們有時也會藉著指出他人的錯誤來增加自己的自尊心或優越感,以彌補自己的自卑感。

  在協助他們時或許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一部分是表達對他們的了解;另一部份則是增進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可以不用只能藉由指責行為來獲得自尊,例如:「我發現你在xxx的狀況下都會很快地指出別人做錯的地方,可能是擔心別人發現你哪個地方沒做好後會笑你。會不會你以前在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別人也都會這樣對你,如果是這樣,我想這種感覺應該很不好受,也會覺得很生氣、很難過。」這樣說的目的在於(一)同理他們過往受挫的經驗,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經驗是被了解的;另一部份則在於,(二)指出他們在過往經驗中因為被指責而產生的生氣或難過等情緒,有助於他們發展出同理心,了解他人被自己指責時可能有的感受。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之後,過往被指責的情緒獲得釋放,之後再與他討論其他更好的溝通方式,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並達到一些正向的改變。

 

(三)   理性型

理性型的孩子通常不太表露與接觸自己的情緒,和人互動時只純粹說理,與他們相處時,我們很難感受到任何情感。他們無法自在地表達心情,有時也因為過於理性而與他人相處時容易產生距離,並進一步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係。這個行為可能與他們受到的教養經驗有很大的關連,他們的主要照顧者或許不太能夠接受「情感表達」這件事情。久而久之,這樣的教養方式被他們所內化吸收,於是他們也習慣壓抑自己的情感。

與他們相處時,我會多加回映或討論他們的感受,例如「感覺妳很開心」、「遇到這樣的事情讓你覺得很煩」、「這樣會不會很難過啊?」。這或許在一開始容易引起他們的否認,因為他們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的情緒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協助他們的第一步驟便是「指出他們的情緒,並表示我們的接納」。久而久之,我們的接納也會慢慢促成他們對自己情緒的接納。當他們能接納自己的情緒,並能在溝通中同時表達理智和情緒時,與人之間也會比較親近一些。

 

(四)   打岔型

打岔型孩子的最大特徵就在於,每當要與他們討論正經事時,他們容易跳離話題而無法聚焦,或是用笑鬧的方式帶過話題,原因是他們害怕要面對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或是失誤。如此看來,他們尚未發展出足夠的挫折容忍力,或是他們容易覺得自己「沒有做好」,別人總是想要責備自己。然而他們尚未無法面對這些壓力,所以選擇以逃避的方式面對。

我建議遇到打岔型的孩子時,可以(一)在當下指出他們的打岔行為,例如:「感覺你一直想要把話題帶開,還沒準備好要跟我聊這件事情。」接下來需要處理的則是他們的擔心(被指責)和憂慮,例如:「我猜你那麼不想要談這件事情,是不是覺得只要談這件事情,你就完了,我也一定會處罰你。」若孩子可以接受這樣的說法,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矯正他們的非理性想法,例如:「我只是想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而已,我並沒有想要處罰你的意思」或是「發生這件事情我確實滿生氣的,不過我不會因為這樣就處罰你或是討厭你」等,這樣處理的目的在於:(一)在討論事情前先指出他們的打岔行為並處理他們的擔心,有時有助於後續的討論;(二)協助他們了解:認真的討論這件事情並不會發生如他們想像中的可怕後果。久而久之,若能藉此矯正他們的觀念,或許也可以間接協助減少他們的打岔行為,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去面對需要面對的問題

 

    結語

要能夠準確地辨識這些孩子的溝通型態有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若能深入地觀察與了解,或許有助於我們思考之後怎麼與這些孩子們互動與相處,以及找到他們需要協助的地方。

「溝通型態」的應用除了用來了解如何在學校輔導工作中如何與老師、家長建立關係,或是用來了解身邊孩子的特性之外,我覺得另一個重要的價值在於:它也可用來增進我們對自己的了解。藉由思考自己的家庭動力、與家人間的關係,以及自己與其中的感受,或許能夠協助自己覺察和了解我們自己在壓力情境中都是怎麼與人互動的,我們在其中的需求是什麼,我們的行為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而我們喜歡自己這樣嗎?這樣的溝通方式又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若我們能夠藉由思考類似的問題而讓我們更貼近自己並聽到自己心中的聲音以及需要是什麼時,或許我們就更能瞭解怎麼照顧自己的心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