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2.10.17

 

能夠寫下這篇短文,主要感謝我的案主給我的啟發。當然,還有精神分析師Winnicott。這裡講的一部分是承襲於他的鏡映(mirroring)的概念。文底附上周純媛心理師(也就是傳說中的胖胖皇后)閱畢後的心得以及與我的對話。

 

  「當孩子的一面鏡子」是什麼意思?要怎麼當?為什麼要當?

  Winnicott認為,孩子在最初的發展過程中,會在父母親的臉上看見自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礙於認知發展尚未成熟,且孩子也尚未了解自己,所以他們必須從自己和他人相處的關係與經驗中來建構自我概念。這樣說或許有點抽象,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在一般的狀況下,當孩子看見媽媽時,若媽媽總是笑臉迎人,也發自內心地喜歡注視著孩子的臉龐。此時,孩子所「看到」的,是媽媽對自己的喜愛,漸漸地,孩子會將這些經驗內化,並發展出一個「值得喜愛」與「討人喜歡」的自己。這是相當正向的自我概念。相對地,當孩子眼中所見的母親總是愁眉苦臉,面對自己時也是一愁莫展,甚至有意無意的透漏自己不喜歡這個孩子,久而久之,這孩子會開始產生對自己的懷疑,覺得「為什麼媽媽看到我時總是這個表情,是不是我不討人喜歡?」這些經驗也會隨著時間與經驗累積而形成孩子的負向自我概念。這樣的說法也隱含了父母親本身的親職任務,既然孩子在發展之初會在父母的臉上「看見自己」,父母親本身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以及理解孩子們的角度就相當重要了。但是這個說法並不代表父母親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好的臉色」,因為前面所說的概念指的是「一般的狀況之下」,我們也能理解,為人父母者仍舊有許多生活中的瑣事、工作與壓力需要面對,並不可能隨時隨地的為孩子準備好迎接的笑容。所以父母親只要在大部分的時候能夠給予孩子好的經驗,這就足夠了。父母親並不需要做到完美!

  此外,孩子除了在父母親的臉上看見自己之外,也會從父母親這面鏡子上瞭解自己。一般來說,夠好的父母親在與孩子相處時,是能夠給予孩子回映的。當孩子說笑話時,我們跟著笑;孩子抱怨或有心事時,我們給予傾聽和陪伴,甚至替他抱不平;當孩子談著自己的夢想時,父母有時也可以跟著一起做夢。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可以了解並確認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各種狀態、各種理想。孩子們可以在這些「回映」中了解到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父母親也可扮演鏡子的角色讓孩子更能夠看清楚自己。但是現實生活中,不乏有些父母親所回映的並不是孩子本身的狀態,而是有許多的父母親本身的情緒與主觀的想法在其中。舉個例子來說,當孩子分享難過的情緒時,父母親反而要孩子「不要難過了,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或是父母親否認與忽略孩子的想法,而認定自己的孩子必定像自己想的一樣,想要當一個醫生、律師或是……。當父母親無法如同一面清澈的鏡子反射、照映出孩子真實的樣貌時,這通常會讓孩子們感到混淆,甚至到了最後「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一般的父母並不會時時刻刻都能做到,這是個比例的問題,也如同前面所說的,父母親不需要做到完美)。

  至於父母親要怎麼當一面好的、清澈的鏡子呢?或許就該從自己做起,父母親必須要好好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了解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同時也思考著自己對孩子的期待。

 

 

胖胖皇后的回應

鏡映,從自己做起

 周純媛/諮商心理師

 2012.10.23

 

鏡映對父母親來說並非是件容易的事,相信大部分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也很少經驗到這種被鏡映的過程,上一輩的期待、要求或安排,讓父母對於真實自我同樣籠罩著許多混淆。或許父母親可以試著回想自己成長的歷程,曾經自己想做些什麼?而父母親們又希望、規定自己做些什麼?在這兩者之間,形成什麼樣的衝突?自己感受到被加諸了哪些壓力?而自己最終選擇了什麼樣的路?那是自己原來想要的嗎?那是真實的自己嗎?順從了父母的自己活得快樂而沒有遺憾嗎?

或許,有些父母會認為自己都活到一把歲數了,人生也大致抵定方向了,思考這些過去往事,並無濟於事。然而,我很想告訴父母親們,整理這些人生過程,雖然不會讓我們的人生重新來過,卻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回到內在去撫慰那個被否認、被忽視在心裡面的孩子(小時候的我們),這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當我們嘗試去看見自己,便等同於不去否定自己,而這個自我愈是清澈地存在,我們便愈能分辨映照於孩子身上的是自己的期待,抑或孩子本身的樣貌。雖然,我們改變不了自己一路以來的成長歷程,卻可以從自己的孩子做起,給他們不一樣的生命經驗,停止上一代不適當的教養方式,幫助下一代活得更接近、符合他們的真實自我,讓他們的人生更快樂、更沒有遺憾。

 

�Ld@b �b Locked="false" Priority="69" SemiHidden="false" UnhideWhenUsed="false" Name="Medium Grid 3 Accent 1"/>

不要當個事事完美的父母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2.10.15

 

  要怎麼當個「好父母」是每一位父母親的課題。大部分的父母都想要對孩子好,都希望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庇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不曉得身為父母的你們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一個要求自己表現完美,且沒有缺點的父母卻也可能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當父母親希望自己事事保持完美時,代表他們希望自己「不會出錯」、「零缺點」或「沒有問題」。在親子關係中,孩子便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一種想法:「我是不是應該要像爸媽一樣完美才是好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何等的壓力。若是這孩子剛好夠「幸運」,他身上有許多的潛能與優勢,或許他可學習到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並獲得成就感。相對地,他們也必須在這個過程中付出許多精力與心神來讓自己趕上父母親的「完美」,其中的辛苦與壓力可想而知。但是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如此幸運,可以與生俱來擁有如此優渥的能力。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若他們體會到自己並非能夠如父母親般的完美,他們也許會認為:「是不是我不夠好才會犯錯」。這些無法表現如父母般完美的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嘗到挫敗的滋味。當這些挫敗經驗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便可能危及孩子們本身的自尊與自信,甚至可能產生憂鬱的情緒與低落的能力感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完美的父母可能會想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面上看來,旁人必定相當羨煞這個孩子,但是從孩子的心理發展來看,這卻也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當父母親給孩子的照顧「無可挑剔」時,孩子本身便無法感受到因為父母親的不完美所帶來挫折。自然而然地,這個孩子也就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處理與面對挫折,更不用說有機會增進挫折容忍力了!此外,我認為每個孩子與生俱來都有想要學習並表達各種情緒的傾向(包括各種正向與負向情緒,如喜悅、開心、興奮、厭惡、憎恨、傷心、難過等),這是一種人類的天性。假設父母親太過完美而無法讓孩子對自己「不滿意」時,孩子內在的負向情緒便無從宣洩,也缺乏表達的對象。他們甚至可能將這些負向情緒朝自己發洩,例如他們日後在外遭遇挫折時,可能會下意識地將負向情緒朝向自己,並且對自己生氣,認為都是自己不好,因為他們自幼便學習到「爸爸媽媽是不會犯錯的,所以有什麼問題的話,可能都是因為我的緣故。這種負向自我攻擊行為經常是一個人產生憂鬱的危險因子

 

  在一次家長諮詢的經驗中,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打扮得一絲不苟的爸爸。從小到大因為擔心被瞧不起,所以立志要當個「超人」。在工作場合,總是要隨時準備好自己,擔心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家中亦是如此。這位爸爸絕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不拿手的事情,例如不和孩子玩自己不拿手的五子棋,也很小心翼翼地不在孩子面前犯半點錯誤,在情緒的表達部分也替自己設下了相當高的標準,從不讓自己在孩子面前掉淚。後來他的兩個孩子都染上了同樣的毛病-咬指甲。這兩個孩子的手上幾乎看不出有半點指甲的痕跡,手指上也都是滿滿的傷口與結痂。瞭解過後,才發現原來這兩個孩子無形中認同、效法了爸爸,對自己也有了相當高的要求,同時也不讓自己流露出半點負向情緒,久而久之,這些積壓在心中的情緒無從宣洩,最後以身體症狀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嚴重的咬指甲的症狀。

 

那到底要好到哪個程度才是比較好的呢?」其實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並非父母親是否完美,而是父母親面對挫折與失敗時的態度!以身作則是最具潛移默化的教養方式,當父母親可以開放、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時,孩子也能慢慢地學習去面對自己的挫折和失敗,並從中記取經驗,為下一次挑戰做更好的準備!套句精神分析師Winnicott的話:「夠好」就好了。不要當個一百分的父母,七十分、八十分就已足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