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青少年的溝通三部曲                   

                  文/諮商心理師  周純媛 2012.10.15

「溝通」這兩個字,想必大家一定不覺陌生,但知易行難,要能真正有效地溝通相當不容易。溝通,並不是把話說出來就好,那樣只是「表達」,有效的表達需要能傳達出意義,若是「詞不達意」也是事倍功半。有效地溝通是門大學問,特別是與青少年的溝通,此時期的孩子正值自我認同的心智發展階段,也正處於從家庭漸漸接觸學校和社會的過渡時期,其內心和外在都是尚未穩固的變動狀態,性格較敏感多變家長與師長常會覺得青春期的小孩講不聽也管不得,心中自然會浮現出「叛逆期」三個字,然後將他們的行為歸因於此,但「叛逆」只是一個大人所賦予青少年的一個形容詞,如果你去問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他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叛逆,也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奇怪,因為在他們的同儕世界裡,每個同伴都是如此,反而,他們覺得大人們的大驚小怪才有問題呢!

我在從事實務工作時,曾接觸過國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其中以國中時期的學生較難以建立關係。這個除了他們正處於青春期,對成人介入本來就有抗拒之外,也有部分的原因來自於成人們總以說理的方式跟青少年進行溝通,期待他們能理解並接受大人們認為符合現實的「生活道理」。然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對這個世界是存有很多疑惑的,對於從小父母說的話,以及老師們的諄諄教誨,也同樣地開始產生懷疑。他們懷疑過往所接受的一切究竟是對是錯?該相信與否?更重要的是,這些規範和守則是否適合自己?其實,有這樣的懷疑是好的,因為他們正在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信念,如同每個人在成為大人之前所經歷的自我認同過程,諸如「自己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將來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之類的問題和想法。然而,許多大人們在成為大人之後,早就遺忘了自己曾經經歷過這樣游移不定的成長過程,在面對孩子情緒起伏不定的青少年期時,往往只感受到孩子的不聽話和不服從,無法理解青少年反對的原因,更遑論去同理青少年在面對世界時,內心其實是充滿了徬徨無助的不確定感。

因此,在接觸青春期的孩子時,大人們必須先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友善」的態度做為溝通的開始,才能以「微笑」的方式將溝通結束。我就「溝通前」、「溝通時」與「溝通後」三階段提出一些想法:

一、溝通前

在溝通之前,父母或師長不妨先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緒,通常對於欲與孩子溝通的事情,會有些不滿意或生氣的負面感覺,這樣的感覺很可能是孩子未能達成父母或師長所設定的標準,很可能孩子並未盡力,又或者孩子根本不想做任何地努力,那麼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可能是這個標準是父母或師長個人的期望,並不是孩子所認同的。當某個目標不是一個人所想要追求時,做起來就會顯得有氣無力、難以投入,這是很正常的。所以,父母或師長要先去安撫自己那些失望和生氣的負面情緒,再去思考要與孩子溝通些什麼,記得溝通的目的是在增進關係,而非謾罵和責備。基本上,如果父母或師長能對自我情緒有適當的處理,便能恢復理智地思考,需要思考的內容因人、也因問題而異,例如:「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快樂嗎?」等等,這些問題最基本也最重要,卻也常常被忽略,最後只落得是大人展現權威希望孩子們服從,而孩子們頑強地努力對抗,形成以各自的方式維持自我尊嚴的權力之戰。

二、溝通時

進行溝通所需要的技巧,不外乎是傾聽和表達,兩者做得好,溝通就成功了一半,至少過程會比較順利,兩方意見在各自的心中沉澱、再思索,比較容易趨向共識。好的傾聽,不只要用耳朵去聽,還要用心去聽,聽到耳裡,也聽到心坎裡,才算真真切切地聽到。良好的傾聽態度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是被尊重的,這樣的溝通平台比較平等,當青少年感受到他的自我是被尊重時,便比較不會惱羞成怒地拒絕溝通,或是為了反抗而反抗的叛逆思想。

而好的表達,更是父母或師長需要為孩子示範的,青少年的用語習慣常來受同儕文化影響,對他們而言,那樣子的說話方式,只不過是接近同儕以獲得認同的表現,然而對大人們而言,卻常常是囝仔有耳無嘴,亂說些五四三的需矯正之行為。因此,大人們要讓孩子們知道,表達的態度與方式需要因人物、事件和環境而有所不同,有時,父母與師長們若聽得不順耳,也只需要提點一下,讓孩子們知道你不喜歡他這樣的說話方式,但並不必放大檢視,更不要擴大至否定孩子的一切與孩子的朋友,這樣只是把孩子推得更遠,弄巧成拙罷了!爾後,父母或師長們再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欲與孩子們溝通的內容,就比較容易被孩子聽進去,甚至是在當下就接受,而非勉強服從,私下再說一套做一套。在表達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就事論事、不批判,千萬不要東拉西扯,把過去的事也都一併再扯進來,以免變成說教和嘮叨,失去溝通意義如果大人們能以溫和的方式表達內心的不喜歡和不舒服,孩子們也能體會並學習到並不是要大聲嚷嚷或冷戰不語才能表現出自己的不悅和不贊同簡言之,大人們的身教和言教才是最大的影響力,孩子受到了潛移默化,才能產生長遠的改變。

三、溝通後

溝通完畢,需要一段觀察和沉澱的過渡期間。不要急著要求孩子明天立刻改變給孩子們一段時間去想一想、靜一靜,同時,也利用這段時間觀察孩子是否有何變化?約莫一至兩週後,可以再針對此事輕鬆地聊一聊,試探孩子的想法有無改變?也檢視兩人的溝通成果如何?觀念上的溝通和行為上的改變,都需要循序漸進,無法一蹴可幾,

於此時期的父母與師長相當難為,但也並非不可為,這段期間與青少年的溝通相當重要,若能提供成功的溝通經驗,讓孩子們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感受到自己是被友善對待的,那麼他將在這良好的經驗中學習到去尊重和善待別人,也能去思考另一方的觀念,當孩子們願意去思考來自於別人的想法,也才有可能去考慮自己是否要接納這個想法,以及進一步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其實,若父母或師長們能稍微把面子問題放一旁,讓孩子們實實在在地體驗到退一步地表達自我,進一步地傾聽別人,就是一個最真誠可貴的溝通經驗,這樣的經驗不僅能建立起兩人之間友善的情誼,也能創立出如微笑般的親子或師生關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青少年 父母 孩子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