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擁抱心中的「沒自信小惡魔」                         文/諮商心理師 周純媛

 

一直以來,我心中都住著一個「沒自信小惡魔」,只要受到它的襲擊,我就會躲回去那個沒自信的殼中,問我為什麼會那麼沒自信?我想這要回溯到小時候,在我有好表現或被其他大人稱讚時,媽媽常常會提醒我不要太過自滿或是要謙虛一點,我每次要參加學校月考時,媽媽總在我進校門口前叮嚀我,考卷要多檢查幾遍,不要以為都會寫,就得意忘形而粗心大意。客觀上來說,我的表現真的還不錯,但是媽媽的叮嚀,讓我感覺很混淆,好像我不能為了自己的好表現和成就感到開心、快樂,因為這樣叫做太過自滿和得意忘形,而且為了每次的考試,我都要準備很久、很充足,反覆再三地檢查,深怕會有失誤而受到責罵。久而久之,當我有一些還不錯的表現時,我就會趕快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能開心太久,不然人家會覺得你太自滿,也不能因此就感到滿足,要再更努力,不要得意忘形。媽媽的那些話,就這樣烙印在我心中二十幾年,形成「沒自信小惡魔」的耳語。

 

小時候的我不懂,也無法分辨,媽媽提醒的用意,甚至,我覺得不論我表現地再好,都無法讓媽媽滿意,但我又好想看到媽媽為我驕傲的表情和眼神,於是我不斷地求好心切地鞭策自己,向前進和往上爬,但這樣追求表現的過程也讓我覺得好累,壓力好大。直到長大後跟媽媽聊起這些事,才知道她其實明白小時候的我在各方面都不錯,像是經常前五名、擔任糾察隊、參加樂隊等等的表現,她會這樣提醒我,是擔心我「少年得志」,而她真正想要傳達的是希望我「勝不驕,敗不餒」,其實她在外人面前都很以我為榮,常跟阿姨、舅媽和友人稱讚我。只是,一下子跟別人炫耀我,回頭又提醒我「不要太得意」、「好還要更好」,讓我有矛盾的感覺。

 

大人們有時候會說出一些不經意的話或是沒有把用意解釋清楚,不小心就被孩子錯誤解讀,然後帶著這些誤會,在心裡形成情緒的結,結有多深,通常也表示孩子對父母的在意程度有多深我常在想,如果我小時候就知道媽媽對我說的那些話的用意,或許我不會經常落入自卑的深淵中,不過,這些都是事後諸葛,畢竟我沒辦法再重活一次,這樣想也於事無補。我想實際一點,現在能做的事情是幫助三十歲我的學會自我肯定與自我鼓勵,在好表現時為自己開心,自然地去感受自己的成就,在挫敗時勉勵自己,適時地拉自己一把。同時,我也知道「沒自信小惡魔」並不是完全不好,它也是個督促者,因為它的存在,讓我可以持續地進步和維持不錯的表現。雖然人生無法重來,但慶幸在我袒露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和媽媽核對後,媽媽也跟著我一起在調整、改變,會對現在三十歲的我說:「個案和社工會持續找你,一定是你做得夠好,人家才會繼續找,你要對自己有自信。」聽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反倒有點不習慣被媽媽這樣肯定。無論幾歲,對於爸媽給的肯定和認可,孩子都會感到很滿足和愉悅,這件事永遠都不嫌晚。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如果你的孩子還小,請不要吝於給他肯定和讚美,也正因為你看得比孩子更遠,所以更需要你幫忙孩子瞭解你的叮嚀和提醒的用意,只要適當的說明就可以避免許多親子誤會。另外,我想也不用太過或太早擔心孩子會太過自滿、自大,孩子的好表現其實是自信心的根基,與其很早幫他踩煞車,不如在他表現失誤時,跟他一起檢討和自省,陪伴他重新長出再出發的能量;而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知覺到小時候爸媽有很多的擔心和提醒,而影響到自信心的話,我們都要學會幫忙自己成長,拉自己一把,父母沒對我們做的事,不代表我們做不到或不能對自己這樣做,或者不妨找個時機和爸媽核對和澄清一下他們當時那樣說的用意是什麼?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活在自己的想像中,誤把自己的想像認定是對方的想法,當原本的美好心意被扭曲了,不是很可惜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