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傷孩子的工作經驗(上) 文/諮商心理師 周純媛
(前提:以下我所分享的是我的個人經驗,我所理解到青少女個案的自傷行為的意義,不表示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僅供參考喔!)
這裡所指的「自傷」,是指一個人用一些方式來傷害自己的身體,以蓄意造成身體疼痛的行為。對青少年而言,刀子是最容易取得的工具,因此,最常見的方式便是拿刀割自己,輕者只留些許紅腫的痕跡,重者則有流血、傷口較深、留下疤痕的情形。由於這種傷害自己的方式能由自己去控制傷口大小、深淺與數量,對很想要長大,卻又尚未有足夠勇氣完全擁有自我,也不得不受限於父母與師大的青少年來說,我認為還具有一種向外界宣告:「我是屬於我的,我能決定我自己。」的意味。換言之,他們似乎能藉由這樣的過程中來滿足自主的需求。因此,我在與自傷孩子工作時,經常會有一個諮商目標是:「協助他重新擁有自主權。」讓自傷的孩子知道他的想法和感覺都是很重要的,在討論事情或改變行為時,也要帶著很大的彈性去幫孩子找到他願意、也做得到的方式。當我們讓孩子經驗到他是被尊重和看見的,才能慢慢地以健康的自主行為,替代掉不健康的自傷行為。
自傷孩子的療癒過程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對一些自傷行為已經比較嚴重的孩子,在建立關係之後,有時候我會比較快地提議出一些替代方式,例如:「可不可以改用尺或鑰匙劃自己?」「以往要劃10下的話,能不能試著劃5下就好?」以具體化的方式來控制、減輕自傷的程度,能讓孩子學習到一種相對健康的自我控制方式,而不是以命令或要求的方式完全剝奪他的權力。雖然有時我們會很焦慮孩子的自傷行為會不會危及生命安全,但強制地要求他停止,經常是沒有效果的,透過理解與心疼孩子這樣子的對待自己,進而提出能否對自己好一點點的替代性方案,反而會讓孩子在進行自傷行為時,心中浮現有人如此地在乎自己的感覺,而願意稍微減少自傷行為。
若問孩子這樣割自己不會痛嗎?
我經常得到的答案是:「一開始有點痛,但後來就沒感覺了。」
「沒感覺之後呢?」
「就再割多一點或深一點,就還是會有感覺。」
扣除掉好奇嘗試的孩子,大部分有自傷行為的孩子,內心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和痛苦,自傷行為可以讓他們將心理痛苦轉移為身體疼痛。在那當下,因為生理上的流血和疼痛,讓他們可以”暫時”忘卻心理上的痛苦感受,但那往往只是暫時的緩解,因為那個自傷其實是聯結到心理痛苦的。如果心理痛苦一直無法消除,自傷行為便會一直重複發生,甚至更嚴重,最後會有點像成癮症狀(這已經是很嚴重的情況了,要評估和發展適合個案的治療方式)。因此,我的諮商重點就是要去理解「孩子的心理痛苦是什麼?」例如我會說:「你心裡一定有比割自己還有痛的事,痛到很難承受,讓你不得不選擇用割自己的方式,才能處理心理的痛苦。我很想了解你發生什麼事,你願意試著說說看嗎?」藉由同理他有處理心理痛苦的困難,讓他感覺被理解,而非被責備,同時也在話裡讓孩子知道他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式是因為他沒辦法了、不得不的,這也是在為之後提供健康的情緒處理方式鋪路,讓孩子知道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選擇。
理解和陪伴經常能有效地緩解孩子的痛,對他來說,從沒有人了解自己到有一個人了解自己了,那種感覺便不那麼孤單、寂寞,當孩子感覺自己被看見了,價值感提高了一些,痛苦也就跟著少一點。當諮商師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能形成一份有意義的諮商關係,而這份意義便能為孩子帶來生存的希望。讓他經驗到這個部分,後續再來討論並幫助他對自身的存在賦予意義。
以下提供一些研究所指出與自傷行為的相關因素,幫助我們對自傷孩子有更多的了解:
- 1. 性別因素:女生發生率高於男生。(兩性處理情緒的方式有所不同,男生的方式比較多是打架、違反規定、衝突等行為)
2. 家庭因素:負向家庭經驗,例如受虐經驗、目睹家暴、長期感受到家庭壓力等。父母的教養方式若為過度關懷、高控制、高否定,較容易導致當事人產生壓力。(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過度關懷容易變成溺愛,會剝奪孩子能力發展的機會,而產生無能感;高控制會使孩子失去彈性和自由,問題解決方式也會是僵化的;高否定則會讓孩子覺得自我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3. 學校因素:學業滿意度低,這與客觀的學業成績低無關,而是當事人主觀地不滿意自己的學業表現。例如,考95分的學生認為自己離100分還有5分的差距,因此不滿意自己的成績表現。(孩子對於分數的詮釋常來自於父母或師長本身的評論和期待,所以重要的是孩子怎麼看待這個成績,而不是我們認為他考到的是很低的20分,還是很高的99分,所以學校因素通常還是反映出孩子與重要他人的互動模式)
4. 心理因素:藉由自傷可撫平情緒、獲得關心、報復他人、尋求刺激、懲罰傷害自己的人、懲罰自己等。(個案概念化的部分)
(下集待續…)
後記: 昨天在部落格貼上陪伴自傷孩子一文後,今早信箱收到一位孩子來信,滿滿的信件內容袒露著他的心路歷程,雖然他沒有分享具體的生命經驗,但他的內心已經脆弱地令人心疼不已,看著看著不禁溼了眼眶。我知道,不管自己再怎麼多的理解和同理,我們能碰觸地依然是非常稀微、有限的,而孩子也終究仍須靠自己去面對他的人生,但…就是因為我們無法代替他,所以我們要做的也不是代替他,而是透過接納和陪伴,在他心裡成為支持的力量,讓他帶著這樣的力量繼續走下去,孩子,加油! (正寫信希望獲得他的同意,若能分享,我們將能更了解那些說不出口的傷痛和感受,對助人工作者是一大幫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