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2.10.11

 

  相信當過父母或老師的人都會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個幾次偷東西的行為,我想為人父母師長者發現了孩子的這個舉動,多少都會有些擔心與生氣,很怕孩子是不是「變壞」了。既然這個現象如此的普遍,那麼當孩子出現了這個行為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面對呢?要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我們應該先思考的是:「孩子為什麼要偷?」也就是先去了解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此一來,大人們才能對症下藥。

  在面對這樣的孩子與個案時,我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判定這個行為來自於「生理因素」或是「心理因素」。所謂的生理因素指的是,例如當孩子因為本身太過飢餓,或是因為天冷了沒有足夠的衣服穿等,需要立即獲得其他的物品來讓自己維持生存的需要時,這個部分我會將偷竊行為的動機列為生理因素的困擾。要解決這類偷竊行為的方式較為簡單,也就是直接給予孩子所需要的物品,或是教導孩子如何用適當的方式獲得,便可解決這個問題。一般來說,這種動機的偷竊行為,只要外在的環境許可的情況之下(例如可以提供孩子資源與管道獲取所需),是最容易處理和解決的。

  至於心理因素的困擾則必須要更深層的去探究孩子心理「到底在想些什麼?」或是他們想要從偷竊這個行為「獲得什麼」。例如一個有相當經濟能力的人,或是一個衣食無虞的孩子仍舊有到外偷竊食物的行為時,這就可能是一個有心理困擾的孩子了。就我目前的臨床與實務經驗,這些心理因素可能的來源有幾個:

  第一種是想要藉由偷竊的行為來獲取注意與父母親的關愛。這種孩子可能在主觀上覺得自己受到父母親或是師長的關愛不夠,或是受到了忽略。若是孩子的偷竊行為是因為想要獲取關注的話,那麼處理的方式便是:多給孩子一些陪伴的時間與關懷。一旦孩子感受到的愛夠多的時候,他們自然便會停止這種行為,也認為自己不用再透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旁人的關注。家長或老師甚至也可以向孩子傳達:我知道你是因為有一些需要所以才會忍不住去拿別人的東西,不過這是不可以的,如果你以後真的有忍不住的時候,你可以來告訴我。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提供一些你需要的東西,如果我沒有辦法的話,我們也可以一起想想要怎麼辦。」藉由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向孩子傳達你了解他的處境,同時也可以協助孩子學習如何表達他自己的需求,並利用後續與師長溝通的過程中習得正確的獲取方式。

  第二種可能來自於忌妒心態。怎麼說呢?當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嚴重的不平等的待遇,或是經歷過有太多被剝奪的經驗時,孩子們可能會產生一種「為什麼我都沒有,別人都可以有」,或是「為什麼別人的東西都比我的好」的心態。一旦這種情結累積到某個程度之上,這種忌妒的心態會驅策孩子也有可能藉由偷竊的行為(當然也有可能藉由其他的行為表現,而不只是偷竊)去拿取別人的東西,在這之中其實他們真正想要傳達的是「我沒有的東西,別人也不可以有」。

  我所遇過第三種偷竊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動機是報復。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通常經歷了很嚴重的心理層面的傷害,例如被嚴重的忽略、輕視與不被愛等。由於他們受過這些嚴重的傷害,所以他們在潛意識層面會有想要「報復」的動機,例如我曾聽一個個案表達:「你們覺得生下我很丟臉,我也要做一件讓你們覺得丟臉的事情」。通常報復的動機愈強,就顯示出他曾受到的傷害愈深,這是成正比的。

  在上面第二種和第三種狀況中,我建議需要專業的工作者的介入,例如諮商心理師或是精神科醫師。在進入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的歷程中,要處理的並不是孩子的表面的偷竊行為,而是其內在心理的動力,並且修復這些孩子早期和重要他人(例如父母親等)相處時的創傷,唯有修復心理的傷口,他們的行為才有較大的改變空間

  一直以來,我很喜歡一位精神分析師Winnicott的論點,他認為孩子所呈現出來的問題行為是一種與這個世界溝通與求救的方式。以上我所提出的幾個觀點乃是從我本身的臨床實務經驗,我也相信偷竊行為背後所潛藏的因素應該不只如此。不管怎樣,當孩子出現了偷竊行為的時候,我們所應該做的應該不是給予立即的指責和責罰,或許先停下來,思考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偷竊這件事情滿足了他們什麼需求後,或許才能夠找到協助的方向。而我們同時也需要了解,當孩子的偷竊行為來自於心理層面的困擾時,那麼「偷竊」所代表的只是一個表面的行為,我們需要真正關照的,是他們心裡面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