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3.6.24

 

◎前言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自信心的培養是重要的,雖然其重要性不能讓我們就直接斷言「有自信的孩子上天堂,沒自信的孩子就住套房」,我們也不能說有自信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但是在我的經驗中,有個部分至少是能夠確定的:一個有自信的孩子比較能夠真誠地喜歡與悅納自己,在遇到挫折時較能相信自己有力量去面對,並且更能發掘與欣賞自己的優點。然而,要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卻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足夠的成功經驗正向回饋自信心的養成

  我覺得孩子們光有「足夠的正向成功經驗」並不足夠,其中更重要的是身旁重要他人的態度。在我與許多家長工作的經驗中時常發現:儘管孩子們已經做的不錯了,他們身邊「眼尖」的家長與老師們總是能夠從中「抽絲剝繭」地找出幾個孩子做得不夠完美的地方,並且不斷灌輸「你做的不夠好」、「你做的不錯了,『但是』……」的觀念,久而久之,這影響了孩子們對自己的看法,以致於這些原本已經表現不錯的孩子也難以看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或是對表現不錯的自己產生懷疑。我想這個現象在台灣很常見,當我們仔細觀察身邊的同事與朋友時,常可發現身邊有許多相當成功、條件不錯、能力佳的人,在我們眼中,他們是如此耀眼,但是他們卻缺乏了最重要的自信,認為自己仍舊不夠好、不夠優秀。

  當然,我這麼說並非要指責這些父母親無法好好培養孩子的自信。我想,這些父母親之所以習慣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或許原因來自於他們就是接受這樣的教養。在這些父母親的成長經驗中,或許他們也少被肯定與讚美,以至於他們為人父母後,也不知不覺地用了同樣的方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若我們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果真對孩子的自信心產生了影響,那麼或許我們就可以從自己做起,不要再將這種教育方式往下傳遞,形成另一種惡性循環。

 

◎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

  若真要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我想並不是要一味地讓孩子學很多才藝、催促他們考進班上前十名等,因為,若是將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完全地建立在這些外在條件上,這是不是意味著:若是哪一天孩子沒有辦法擠進資優班,或是覺得自己哪個條件不如人,他們就喪失了自信。比起外在表現,內在的自信是更重要的穩定來源。真正的自信來自於:儘管我們對自己不夠滿意,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從中找到自己值得嘉許的地方,而不會因為哪次表現不好就讓自己的自信徹底瓦解。父母親也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1)適度提供他們成功的經驗,或是讓他們發現他們自己是有能力的;(2給予正向回饋我想這對大多數的父母來說是有困難的,不習慣鼓勵與肯定孩子的父母親(或是在自己成長經驗中少有被肯定與讚美經驗的父母親)也必定難以一下子就可以學會肯定孩子們的表現,學習本來就是需要時間的。不過,若是父母親願意慢慢地從孩子的表現中,試著(不管是當下,或是事後)去思考孩子有哪些表現不錯的地方,並嘗試透過言語或是其它方式告訴孩子,哪怕是只有找出一、兩個地方,我想對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就相當有幫助了。(3)除了單純地肯定孩子的好之外,若是我們還能夠從孩子的表現中回饋他們的正向特質,這不止有助於他們了解自己,同時也更可以直接具體地讓他們知道自己好的地方是什麼,這個部份的練習更是能夠協助他們培養穩定的自信心,而不至於因為幾次的失敗經驗就開始否定自己的能力。例如父母親可以告訴孩子:「雖然這件事情對你來說很困難,不過你還是願意『堅持』下去」、「雖然你不小心犯錯了,不過你還是很願意『負起自己的責任』,然後去想接下來要怎麼辦」,或是簡單的幾句話:「我覺得你剛剛的表現很大方耶」、「我發現你是個很細心的人」。當父母親觀察到孩子的表現以及正向特質,並且把這些觀察告訴孩子,孩子久而久之就能慢慢地發現自己身上也有這些正向特質。自信心的培養一部分也是來自於這些正向特質的累積而發展的。

 

◎結語

  曾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句話,我對此相當認同:「我們無法給予個案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如此,一個沒有自信的父母親是很難教出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想除了思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之外,或許也可以花些時間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思考自己有哪些優點,想想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哪些做得不錯的地方、有哪些不錯的特質。若父母親願意從自己做起,一步一步地找回自己的自信,相信這個改變會反映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一旦父母親開始能夠欣賞並悅納自己時,或許他們也慢慢地可以有更開放的心去欣賞與悅納自己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