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在實務現場上,時常看到一種母親,自認附屬於家庭之下,任何事情都以丈夫、孩子、家庭為優先,自己總是擺在最後,甚至沒有覺察到自己有任何需求。對他們而言,似乎家人過得快樂,自己也就快樂。然而,這類母親真的是「全無自己的需求嗎?

  在親子關係中,當父母親本身過度壓抑或否認自己的需求時,這些需求有時就會藉由某些心理機制被投射到孩子身上。簡單的說:這些父母親認為有需求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孩子。一旦孩子真的表現出需求時,自己就會盡全力去滿足,想當個一百分的完美父母。他們享受於孩子對父母親自己的需要與依賴。如此一來,當這些父母親在滿足孩子的時候,他們所要滿足的其實是「自己」。

  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早年(嬰幼兒時期),都自認是世界的中心,例如;肚子餓的時候,就想要立即被餵養;受到驚嚇的時候,就想要立即被安撫;尿布濕的時候,覺得自己只要一哭,父母親就會馬上幫自己替換一件乾燥又舒適的尿布。諸如此類,他們覺得父母親是活在自己的控制感之下。若當父母親本身因自己前述的議題,即使在孩子長大後,仍想要百分之百滿足孩子的需求,不捨讓他們等待、不捨讓他們經驗到挫折感。這些孩子們便沒有機會發展出獨立的能力。他們在有需求時,就會立刻向父母親尋求幫助,要父母親滿足自己的期待。父母親也因為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滿足。久而久之,這種親子互動方式會在無形中戕害孩子的發展。這些孩子長大後,仍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別人都要配合自己。等到就學期間,因為學校環境並不如同家庭環境般,如此重視與滿足他的需要,他們通常會感受到極大的挫折。為了因應挫折感,他們要不是從學校中退出,就是極盡所能地用各種方法控制他人,讓他人臣服在自己之下(例如:用金錢或暴力等來脅迫或引誘他人)。

  還有一類相反類型的父母親,他們過度重視自己的需要。因此,當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時,他們對孩子的需要甚不在意,甚至事事都要孩子們配合自己,以父母親自己的需求為優先。例如:在有些極端的家庭中,父母親終日酗酒、賭博,卻要孩子們幫忙照顧弟妹、料理三餐;或是將孩子拉入婚姻衝突之中,要孩子提前長大,擔任自己的情緒配偶。諸如此類,這些父母親不認他們的孩子「當個小孩」,而要他們提前長大,成為「大人」。我們看到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通常相當獨立,不依賴他人,行事相當自給自足。因為只要表現出完全獨立,不需要他人,就可以避免讓自己重新經歷早年生活中,「想要依賴,卻又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失落、焦慮與痛苦。

  整體而言,當父母親過度否認自己的需要,而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或是過度以自己的需求為主,而忽視了孩子的需要,這都會造成孩子們在「依賴」這個發展課題上的戕害。對前者而言,這些孩子完全不用學習依賴他人,因為他人全都要附屬於自己之下,也因此,他們缺少了學習與別人「溝通、協調,或是發展挫折容忍力」的機會;對後者來說,他們從不依賴,只要有了依賴需求,就會擔心後續衍生的失落。

  因此,若是父母親本身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適度表現出自己的需要,而非以完全以孩子為優先,讓孩子了解到「他們有他們的需要,但是別人也有別人的需求」。若是這些需求相衝突,便需要學習溝通、協調與交涉。因此,父母親本身適度表現出自己的需要,就是在協助孩子「成長」與「社會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