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2015.10.28

 

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爸媽的教育方式對我處理情緒的方式造成這麼大的影響,直到那天,我的學生一邊傷心地哭著,一邊急著說自己沒事。我說:「如果妳現在很難過,妳就先好好地哭吧!」她身邊的朋友一邊擔心這個哭著的同學,一邊還分心瞪大著眼看我,似乎心想:「你幹麻叫她繼續哭啊?」那時,我才從這個學生的眼中再次看見爸媽的影子。

 

 如果《夢的解析》這本書可以被譽為過去一百年來最重要的一本書之一,那麼「不要難過了、不要生氣了、不准哭、開心一點」一定也可以排上「台灣人經典安慰語錄排行榜」的前三名。這些話出現的頻率之高,不管是在情侶吵架、朋友分手、同學考試考太差,甚至嬰兒肚子餓了哇哇叫,把他抱在懷裡的大人也會急著一邊搖著他,一邊說「不哭!不哭!」我相信那些看到別人生氣難過時,就急著安慰別人「不要難過了、不要生氣了」的人是出於善意。他們急著幫助對方脫離這種難受的情緒。一旦脫離了,或許對方就會好受一些,自己也可以不用再繼續為對方的生氣和難過感到緊張。然而,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對方難過和生氣時,就會特別容易感到緊繃、不自在,或是急著想要為對方做些什麼呢?

  我相信台灣的大多數家庭都是不習慣,或是不允許孩子的負向情緒的表達。回想我的成長過程,小時候只要一哭,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爸媽在旁邊數著「不准哭了!1…2…3………」我的眼淚就會很神奇地收起來,這是我們家三個孩子都培養出的「好習慣」。因為我們知道,若不這樣做,下一秒鐘藤條就不曉得會從那裡飛出來,而爸媽也對於我們培養出這個「好習慣」感到驕傲。

還有幾年前的一次經驗,我在一個很重要的考試中失敗了,雖然很難過,到了吃飯時間,我還是得強忍住自己的眼淚和家人一起用餐。突然爸爸關心地問:「考的怎麼樣阿?」我還是忍不住地哭了。我是很少哭的人,所以當他們看到我流淚的時候,我只覺得他們都嚇壞了,一向是個硬漢的爸爸馬上慌張地坐到靠近我的地方,把手放在我的膝蓋上;經過的媽媽也同樣用緊張的眼神看著我,顯得相當不知所措;原本吵著不吃飯,蹲在旁邊玩玩具的小姪女也用著好像突然看到鬼片的眼珠安靜地盯著我看。當下,緊繃的氛圍好像凝結了,家人眼神中透漏出來的緊張與擔心只讓我想做一件事情:我要趕快把眼淚止住,不要讓他們擔心!

  類似的事情並不只有在家中發生,在與朋友之間也常有。我無意指責我的家人朋友,我相信他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必定也是接受到這樣的教養方式與經驗,所以在無形之中學習到了這種安慰人的方式。我還記得當初爸爸的手掌放在我膝蓋上的溫暖和感覺,我也可以感覺到潛藏在這些緊張與擔心情緒下的,是家人和朋友對我的關懷。只是這些經驗會讓我在無形中學習到:當我哭、當我生氣的時候,你們所傳遞出來的「不要哭了……不准哭……把眼淚擦一擦……開心一點……我好擔心……」,會讓我覺得我當下的情緒是不應該存在的、擁有這些感受是不對的。但是,我的心情並不會因為你們叫我不要哭、不要生氣就真的消失,有時我甚至還要花更大的力氣去告訴你們我的生氣和難過,這樣好累……。也有些時候,當我看到身邊的人為了我的心情而過度緊張與擔心時,我還必須反過來照顧你們的心情,先讓自己表面上假裝沒事。這要花掉我好大的力氣。

  我知道生氣和難過的心情是難受的,如果我能夠選擇,我也不希望這些心情跑到我的心中。不過人生就是如此,我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這些情緒。當我生氣和難過時,我所想要的,並不是趕快「快樂起來」。當我難過、生氣的時候,我只想要好好的痛哭一場,或是臭罵別人。當這些心情宣洩完了,我自然就會好起來了。如果這個時候你們看到了,可不可以就讓我好好的生氣和難過,你們也毋需太緊張。你們只要像往常一樣,陪在我身邊,儘管什麼都不說,或是只是說著:「沒關係,你就先哭吧,你就先好好地氣吧」,也或許只是輕輕拍我幾下,這更能夠讓我感受到你們的安慰和陪伴。

  所以,可不可以不要急著要我快樂?!

 

※後記

一、允許孩子的情緒,會不會縱容了孩子?

  有些父母親看了這篇文章後會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允許孩子生氣,對他們會不會是一種縱容」。「允許情緒」與「縱容行為」絕對是不同的,若有這個疑問的話,我建議父母親們先將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分開來看。我們可以允許孩子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因為這些情緒本就與生俱來,但是我們不必接納或縱容孩子在情緒底下所產生的所有行為。舉個例子來說,當孩子發脾氣而想要破壞玩具時,我們可以允許的是孩子的生氣「情緒」,但是我們不用接受孩子的破壞「行為」。

  當孩子因為生氣而做出破壞東西或是其他不適宜的舉動時,我們可以把握幾個原則:

  1. 步驟一:回應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在情緒當下,父母親可以先學習辨別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是生氣?是無奈?還是傷心、難過。當父母親可以學習辨識孩子的感受並回應:「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感覺妳現在很傷心」,孩子便可藉由父母親的回應而慢慢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一旦孩子能夠認識自己的感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通常也會比較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1. 步驟二:設定限制

  若是孩子被情緒所控制而做出逾矩的行為時,如同先前所說的,我們可以允許的是孩子的情緒,但是不必縱容他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給孩子設定限制,例如我們可以這麼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能夠因為你生氣就破壞玩具」、「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能夠因為生氣就亂打人。

  1. 步驟三:給予替代性的選擇

有些孩子在第二個步驟中接受到限制後,可能就會停止不適宜的行為,不過有些孩子人仍會繼續原本的舉動,此時,我們就可以給予一個替代性的選擇,教導孩子他可以怎麼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再以先前的例子來看,當孩子因為生氣就想要破壞玩具,此時我們便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能夠因為生氣就破壞玩具,你可以直接告訴我你在氣什麼」、「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能夠因為生氣就破壞玩具,你可以把你的心情寫下來或畫下來」、「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能夠因為生氣就破壞玩具,你可以……

依照這樣的原則,我們並沒有告訴孩子不能夠生氣,我們仍然允許他能夠生氣,但是同時也讓他理解到,他必須用符合現實規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面對孩子時,父母親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最近時常在書局或是報章雜誌上看到以「父母教養」為主題的文章,部份的書籍、文章會使用這樣的標題:「教孩子可以不生氣」、「如何當個不生氣的父母」或是「搞定小屁孩,可以不生氣」。看著這些標題時,心中不免有幾分疑惑,我心想:「可能嗎?

  假想我自己正因為管教孩子的問題所困擾,且急於找到解決之道,當我看到這些文章時,我心中起初會萌生一絲希望,很想要從這些書籍、文章中找到解決方式,找到一個讓自己「不會生氣」的方法,但是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又不免對孩子感到生氣或難過,此時,我會對自己更加無力。因此,我會落入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當中:我很想當個不會生氣、很有耐心的父母」→「哎!我怎麼又對孩子發脾氣了」→「我是不是個不夠好的父母?是不是我的管教方式有問題?」→「我好想當個不會生氣、很有耐心的父母」→………。當一個父母親對自己失去信心與耐心時,這個父母很難不會將自己的情緒捲入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於是這個惡性循環就越來越穩固了。

  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之常情,當我們花了許多篇幅在告訴父母親們怎麼對孩子進行情緒教育,告訴父母親們要允許孩子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時,我們是不是忘記把這些原則也套用到父母親身上,告訴這些父母親們:「照顧孩子是很辛苦的,有時一定難免對孩子感到生氣、憤怒與無力這是很正常的。」若我們也能夠允許父母親們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他們是不是就會少掉一些「我不應該生氣」的壓力。

  此外,當我們試圖對孩子進行情緒教育時,「身教」是相當重要的。但是,何謂身教呢?若是父母親可以親身示範怎麼允許與接納自己各式各樣的情緒,而不選擇壓抑或否認這些情感,同時又以符合現實規範的方式表達出來,相信在無形中,孩子們也能夠從父母親的身上學習到怎麼珍視並適當表達自己的情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溫尼胖胖 的頭像
    溫尼胖胖

    溫尼烤焦和胖胖皇后

    溫尼胖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